手机网

首页 > 每日导读 > 正文

基金排位赛 “喜剧”还是“闹剧”?

2010-12-11 09:01:21易天富基金网



  又值年末,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激战,在基金业再度打响。

  虽然从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今年来一直牢牢占据榜首位置的华商盛世成长已经将对手远远抛在身后,但却仍然没有人敢肯定,最终的年度桂冠非他莫属。因为,从过往经验来看,某些基金的"能量"让人无法揣测,终盘收官时猛然"翻盘"也不足为奇。而从12月份的净值变化来看,历史没准又会重演。

  从表面上看,基金们在年终的"积极进取"对基民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因为净值增加了,纸面财富自然更丰厚。但细究下来,这似乎又和绝大多数基民并无关联。毕竟,使尽浑身解数的,是那些排名在前十者,而让舆论聚焦的,则往往不过前三甲的争夺战而已。虽然竞争场面火爆,颇有看点,但对于绝大多数基民来说,自己仅是看客而已。因为这几只基金要么早已多年"闭门谢客",要么则在战斗打响前,也干脆暂停申购了。

  曾有人总结过,在冲刺年终排名的竞争中,基金们常会使出三大"损招":限购、抬轿、砸盘。在决定拼一把之前,基金一般会宣布暂停申购,以防新增资金流入摊薄业绩;而在战斗打响后,基金公司便会集中资源全力支持参与排名战的基金,包括利用旗下其他基金的力量来拉升该基金的重仓股,制造短期业绩飙升的假象;与此同时,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基金公司还常常"使绊子",如不计成本地抛售对方的重仓股,造成其它基金短期业绩下滑的现象。在过去的年终排位赛中,这三大"损招"屡见不鲜,也曾让某些基金屡尝甜头。

  这些"手段"的出现,让基金排位赛的公正、公平大受质疑。毕竟,这些"手段"需要公司雄厚的实力作为背景,无论是抬价还是砸盘,大基金公司拥有中小基金公司无法匹敌的力量。而这些"手段"的频繁使用,也使得业绩排名赛显得更像某些大基金公司的一场游戏,所谓的排名之战,不如说是他们为吸引基民眼球、博得媒体聚焦而导演的一幕"闹剧"。

  所以,我们会看到,常有某些基金,前三个季度业绩并不显眼,却在四季度异军突起,业绩的直线飙升让它们猛然间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并在最后一个月的业绩排名战中成为"话题之王"。这种手法反复使用,却屡试不爽,可谓深谙营销的三昧真火。但对于看客来说,却若见惯了好莱坞大制作的火爆场面,只见动作不见情节,多少有些审美疲劳。

  而对于基金业来说,更多的深意则需要细细琢磨。某些基金公司在业绩排名上翻云覆雨的局面,对于行业发展究竟是利是弊?如何引导基民正确看待业绩排名的意义?如何尽量避免排名战中基金公司采取种种"手段"导致部分基金持有者利益受损?这些问题都需要基金业正视而非回避。这是个依赖诚信而生存下来的行业,更多的公平、公正,更多的透明、守法,才是行业发展前进的动力。拔苗助长或得一时之快,最终会面临土地的荒芜。□ .李.良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