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页 > 每日导读 > 正文

收评:两因素导致午后跳水

2010-12-22 15:38:33易天富基金研究中心

  股指经过早盘的弱势横盘,午后加速下跌,昨天的大涨主要是受地产和银行的拉抬,地产、银行受政策压制,大盘的上涨明显缺乏基本面支持,据媒体报道,银监会将对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再出细则,提高部份平台贷款的权重系数,同时在平台贷的分类上也制定了更加详细的条款,细则规定,金融机构应按现金流覆盖比例划分为全覆盖、基本覆盖、半覆盖和无覆盖平台贷款计算资本充足率贷款风险权重,四项的风险权重分别为100%、140%、250%和300%,如果报道属实,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大大下降,年底的资金紧缺也在一、七日回购204001和204007的连续上涨中得到映证,在此背景下,昨日银行、地产的拉抬动机值得怀疑,今天的调整也就顺理成章,消息面上韩国23日“史上最大规模”军演也对股指走势形成威胁,短线大盘仍有继续调整的可能。

  今日消息面有:国务院国资委昨日向记者证实,被称为"中投二号"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将于今日正式挂牌。业内人士预计,部分央企将被打包装进这家公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提高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的通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决定适当提高航空煤油出厂价格,自2010年12月22日零时起执行。
  消息人士透露,央行近期召集主要银行开会,讨论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事宜。央行在会上表示,拟建立新的信贷管理体制,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信贷投放速度,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将纳入考量范围。
  周三早盘沪指高开6点,石油行业涨幅居首,板块均涨幅达2%,开盘后在期指带动股指上下震荡,由于权重板块表现强势,但股指涨幅较小,导致上涨股票数较大幅度少于下跌数。临近尾盘,在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情况下,大盘延续震荡态势。午市后A股市场出现了冲高不成反而跳水的态势,这一方面是因为区域政治再度趋于紧张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当前主流资金的四处突击未引起市场认同,进而使得市场短线游资丧失了投资方向,如此就推动着大盘的买盘力量迅速减弱,大盘自然走低。
  不过盘面也显示出,虽然地产股、煤炭股、钢铁股有所走低,但是部分优质小盘股的走势似乎有所强硬,尤其是近两三个交易日调整充分的小盘股,比如说环保股、医药股、风电设备股、高铁概念股等品种,如此来看,对于多头来说,未来市场的方向仍然是小盘优质成长股以及新兴产业股,所以,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仍需要对传统产业股予以谨慎,同时,适量关注小盘成长股。

  基金年底调仓“抓大放小”青睐低估值蓝筹

  随着2010年“收官之战”的打响,基金亦开始调仓布局来年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估值结构性分化越发凸显的背景下,基金年底调仓主打“防御牌”,抓“大”放“小”青睐低估值蓝筹。

  地产银行重回基金视野

  “目前来看,多数中小盘个股并不便宜,成长性的故事被演绎到了极致。在估值高企的背景下,产业资本减持成为大概率事件,这将压制大部分中小盘股票表现。”上海一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记者坦言,近期调仓主要是锁定部分高估值中小盘股票的收益,同时提高了银行、地产以及家电等低估值品种的配置。

  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透露,“11月份银行股一路下跌,我们也一路加仓。”在其看来,目前银行的估值不到10倍,就明年而言银行盈利增长20%基本可以预期,应该算是比较稳妥的品种。而且目前基金对银行的配置普遍处于低配,一旦出现周期性估值修复行情,银行应该能获得不错的超额收益。

  对于房地产板块的投资,虽然大多数基金经理表现出相当谨慎的态度。不过,亦有基金经理认为,虽然房地产利空不断,但该板块估值已经具备相当的吸引力。在其看来,目前两类房地产公司值得看好:一类是注重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房地产公司,这类公司在政府的强力调控下,他们的市场份额反而会扩张;另一类是二三线城市做保障房和城区改造的房地产公司,这些地区房价相对合理,加上拿地成本比较低,业绩也有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线地产股横盘的同时,一些二三线地产股如福星股份、大
港股份等已经开始中线走强。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地产研究员对记者表示,11月以来就不断推荐万科、保利等地产龙头。在其看来,地产龙头不会出现2008年面临资金链断裂倒闭的情况,现有的房地产估值在净利润稳步增长的背景下已充分显现了估值优势。

  市场“提前反应”成考验

  谈及2011年的投资主线,基金言必称大消费和新兴产业。看好的逻辑在于,经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增长空间。事实上,从今年的市场来看,机构大举“抢筹”大消费概念和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无论从一级市场的发行还是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抢筹”大战都越发激烈,百元高价股成批产生。

  不过,对来年的行业配置如此惊人一致,亦成为业内人士担忧之处。

  “随着市场效率日益提升,在估值高企的背景下捕捉大消费和新兴产业的战略建仓机会,对基金经理而言形成了相当的考验。”上海一位掌管次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坦言,大消费和新兴产业个股行情早已启动,本身已经充分显示了市场的“前瞻性”。在其看来,多数基金已经超配了上述两大板块,未来或许很难获得超额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转而配置市场“冷落”的地产、银行,或许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机构预期过于一致时,市场往往会提前反应。”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如何把握市场提前反应的“时点”,可能对于基金业绩更为关键。对于通胀走向和相关政策保持灵敏的反应速度,应该是来年投资经理应对行情变化的关键。(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