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页 > 理财 > 正文

郝云香:寻底是个快乐过程

2011-07-15 23:39:00

  郝云香

  对每一个拥有基金的基民来说,基金在下降通道中运行是最悲惨的时候,基民的资金会随着基金的不断创新低而不断缩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却也是无奈的,有许多新基民,由于过于悲痛,又看不懂这个市场,痛不欲生,放弃了太多的卖出机会,最终下定决心割肉,然而,一旦割肉,却割在地板价上。基金就像看着基民们手中的底牌一样,一旦割肉完成,基金马上绝地反击,或远离低价位,或一飞冲天,看着放飞的鸭子,基民只好叹息一声,耐不住寂寞,再到高位接回那些“弃儿”。

  老基民就不会这样做,一旦基金在高位出现高位背离,技术指标要走坏,或是基本面要发生根本变化,老基民们不会把时间耗在这上面,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抛掉手中所有的基金,等待着机会的再一次到来。

  从基金整体的运行来看,沪市基金指数自从创下5525点的新高后,经过一轮深幅下跌,基金指数一度跌到2214.27点,然后反身做多,经过几年的时间,基金一直在一个沿3700-5000点的大箱体内运行,曾经有五次分别试摸了4813、4897、4850、5038、4822点的上轨,也有两次试摸了3673、3752点的下轨。这段日子里,基金再强也没有有效冲破5000点;基金再弱,也没有跌破3700点。这也证明了这种箱体的有效性,把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做基金了。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资本市场不稳定,也拖累了基金,基金也随着股票市场逐渐走低,走上了一条寻底的路子。随着指数的不断创新低,许多基民都偃旗息鼓,而我却处于兴奋状态,我就属于那种乐于寻底的基民,历史上我也抄到过基金的大底。2001年基金经历了漫漫熊市,绵绵无期一直跌到2005年的上半年,其实,基金跟股票一样,涨多了就要跌,而跌多了就要涨。在这期间,我一直盯着基金能够突破下降通道压力线,倘一旦盘出下降通道,就要关注基金了。进入2005年5月,基金指数下跌频率加大加快,久跌之后再急跌,我觉得基金底部不远了。这期间,我开始选择基金,当时比较其它基金,基金金泰较为活跃,我以0.60元试探性地买上10000份,当时,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共计30000元资金,余下的24000元作为备用粮草,基金金泰每跌0.1元,我就补仓10000份,这样,倘若基金金泰跌到0.1元,我还能补仓100000份,我觉得这种操作策略比较具有科学性、有效性。随后,基金金泰还在屡创新低,直到跌到0.495元,我于0.5元补仓10000份,基金金泰经过一个多月的盘整,终于走出了底部,基金金泰不再创新低,我很快便解套,开始赚钱了。我及时调整策略,每涨0.05元追入10000份,这样,我抄了基金金泰的历史大底。后来,基金金泰一直涨到3.32元,当跌破3元时,每跌0.1元,我就卖掉10000份,直到全部清仓为止,赚了个盆满钵满,而这次养基是我最精典的一次操作。

  这过五关斩六将已经成为了过去。如今,基金自打4月15日创出阶段新高4854点后,一直处在探底阶段,从K线图上看,在2010年7-9月,曾经有两个月的平台整理,指数在4092-4262点之间,我觉得这个平台对基金来说,应该有强烈的支撑作用。随着基金的屡创新低,我兴奋异常,这种寻底的过程极具刺激。我又瞄上了基金金泰,自4月到5月,渐渐盘出底部,开始走上升趋势,我手中有资金50000元,于1元买入基金金泰10000份,并策划基金金泰每跌去0.2元再补仓10000份,如果基金金泰继续下跌,我补仓能补到0.1元。有了这个策略,不管基金金泰如何走,我都坚决持有。没想到,刚买了不到一周,基金金泰配合大盘,开始突破平台下行,我一直紧盯着基金金泰,不到0.8元不补仓。

  不久,基金金泰跌到0.947元,便止跌向上。此时,我有两种方略,一种是基金金泰向下突破的策略:每下跌0.2元补仓10000份,直到补为全仓。另一种是拐头向上突破的策略:基金金泰每涨0.1元加仓5000份,不管加仓几次,一旦跌破最高价的5%,坚决全仓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