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页 > 基金大学 > 正文

基金定投并非无风险因时而动控制风险

2012-03-19 14:55:39易天富基金网

  本报记者 姚博海 北京报道

  尽管上周三下午大盘出现跳水,但仍不能遮掩A股市场回暖迹象,基金公司随之开始重新活跃。作为普通投资者参与基金投资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基金定投再次成为基金公司宣传重点。的确,作为恪守价值投资的股神巴菲特就曾说过:“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只股票10 年,请不要拥有它1 分钟。”

  然而,这种恪守价值投资的理念在A股市场却并不凑效。曾经在2007年高点介入的定投基民们至今仍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在中国股市经历了2007 年从6124 点直接摔到2008 年1700 点的悬崖后,投资者们不得不重新思考风险控制在基金定投过程中的重要性。

  定投不意味无风险

  从2006年开始,基民李翰庸便开始坚持定投,刚毕业的他每个月定投额度为500元,在2006-2007年,的确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从6124点下跌以来,李翰庸此前的收益却全打水漂了。

  “当初做定投主要是对基金不了解,基金公司宣传的时候都是说会有稳定收益而且能平摊风险,我自己懒得去研究,觉得每个月定存还能养成储蓄的好习惯,就决定做了定投。最初一段时间还不错,收益率能在20%以上,但后来市场一跌,这些收益就全没了。”李翰庸告诉记者。

  晨星研究中心分析师范惟介绍,基金公司推广定投时,其所处的背景通常都是市场处于上涨的阶段,这时其所推广的基金产品一般都是正收益。投资者往往不会注意到基金产品在熊市时所面临的风险,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定投就是无风险的投资。

  在范惟看来,不论是欧美股市还是中国A股市场,周期性大熊市或是震荡市场周期要远远多于上涨的周期。“持续跌幅过大而反弹幅度有限等情况,即便是成本已经被摊低,仍旧可能无法避免系统性风险。如果投资者选择的是高风险、波动性大的基金进行定投,那么将可能要承受阶段性的较大的亏损。”

  并非拿着不动

  此前,包括银行在内的代售机构纷纷开始推广智能定投模式。在投资者选择定投之后,智能定投会帮助投资者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变化选择定投金额的多少,相对于定时定投而言,智能定投更能针对市场变化作出判断。

  好买基金研究员曾令华说:“智能定投最常用的就是按照年线或半年线来进行投资额度选择。当超过年线时投资额减少,跌破年线时追加。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配置,风险也会降低。”

  以广发基金(微博)的“赢定投”为代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这种类型的智能定投。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通过选择参照指数、均线、级差、扣款日系统等,再结合对比当前市场和参照系数,确定不同额度的定投金额。

  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对未来市场有明确的判断,即能够判断出未来市场将会有上涨趋势的投资者,但对于长期处于下跌及疲弱状态的市场却并不适用。

  范惟说,作为具有一定投资知识的投资者,往往信奉左侧交易机会,认为市场越跌越有机会。因此愿意接受“越跌,买得越多;越涨,买得越少”的定投方式。但如果市场长期处于熊市,投资者可能要忍受更多的账面亏损,而且需要投资者的账户有充足的流动资金进行划拨。

  对于更多的普通投资者而言,范惟认为定时定投依然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投资过程中并不能按照基金公司所宣传的一样定时定额投资后便对基金不管不问。“尽管基金定投讲求长期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人拿着不动。投资人应当设立合理的盈利目标,一般10%-15%的投资收益就应当落袋为安。然后以基养基,做到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链接

  基金定投产品选择

  作为基金定投最早的一批投资者,往往会被误导为基金定投只是投资于股票型基金,但事实上在不同市场和经济背景下不同的基金定投产品表现也不同。

  股票型基金定投:

  优势:波动性较大,定投时间越长,牛市中获取收益较多;熊市中选择定投时机,更容易获取收益。

  劣势:波动较大,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赎回时机;市场股基产品较多,各个股基产品业绩相差较大,普通投资者很难选择。

  指数型基金定投:

  优势:标的透明,便于理解,普通投资者也能看明白。

  劣势:指数变化较快,对于指数未来的趋势普通投资者难以判断。

  债券、货币型基金定投:

  优势:相对于前两者风险最低、投资门槛也低,波动较小。

  劣势:收益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