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页 > 基金 > 正文

基金蜂拥电商平台之忧

2013-08-31 12:36:32易天富基金网

  □本报记者 郑洞宇

  “亲,欢迎光临小店选购我们家的基金产品。”

  这句“淘宝腔”十足的话语,与专业化的基金产品放在一起,似乎仍显得不够自然。不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多家基金公司的淘宝店上线,“各位亲们”也会成为基金公司争夺的客户资源。特别是在传统渠道愈发强势、尾随佣金节节攀升的情况中,基金公司今年掀起了“电商大战”,也是在为新渠道的开发努力探索着。

  中国互联网在上世纪末开始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普及率逐步提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人,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2%。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

  在庞大的电商网络平台中,如果能够进一步挖掘网民的理财需求,对于基金业而言无疑是一片蓝海。余额宝上线短短两个月左右规模便突破200亿元,基金合作方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已成为基金业规模前五大货币基金之一。这让不少尚未敲开“支付宝[微博]”大门的基金公司艳羡不已,加快了开发电商平台的步伐。

  但基金公司如果完全以过去强调专业、强调业绩的姿态进入“电商大战”,似乎并不合时宜。比如在淘宝平台庞大的客户群体,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包括积极创业的淘宝店主、热衷网购的“宅男宅女”、追逐潮流的时尚青年等。随着这些客户群体的成长,他们的理财需求也会更加强烈,但不一定会为此特地跑去银行、券商开户买基金,而网购的方式无疑使他们投资理财最为便捷的手段之一。但在网购时,枯燥的基金条款和投资策略或许难以引起他们的购物兴趣,反而应该相对降低专业投资者的姿态,以新潮的包装与便捷的投资方式,去迎合网民的消费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基金改名为“各种宝”进驻电商平台,通过垫资实现“T+0”快捷的支付方式吸引着新一代的客户群体。一位基金电商业务人士在私下交流时曾表示,如果在电商平台上直接挂名卖基金,说不定很难引起网民的投资欲望。因为基金最近几年整体业绩不佳,对于那些几乎从未接触过投资的网民而言,即使是安全性最高的货币基金,也很容易引起网民不必要的担忧。而“各种宝”只要告诉网民买这个东西会比活期存款多出多少钱,不需要货币基金过多的专业说明,就能够吸引到网民购入。

  由于电商平台卖基金的特殊性,不少基金公司今年也持续开展全员电商业务培训,一些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专门成立了电商部门,开拓相关业务。基金业如此火爆地演绎着电商大战,但其中看似无比巨大的潜在资源,又有多少能够成为基金忠实的客户群体呢?在电商平台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滚动资金,能够成为现金理财工具的吸纳对象。但这些资金来去匆匆,很难在同一产品上长期停留。对于进入电商平台的货币基金产品而言,还可能面临着“购物节”等因素引起资金大量流出,对产品业绩与规模形成冲击,提高了管理难度。而基金公司从这些资金中筛选出可以重点开发的客户,也并非易事。随着电商平台战略的发展,基金公司有可能迎来更多的年轻客户,但在短期却难以成为核心的客户群体。

  在产品策略上,以绝对收益产品进入电商平台较为可行,但公募基金是个强调相对收益的行业,如果在电商平台推出了可能亏钱的产品,势必会引来大量“差评”,直接影响公司的美誉度。从目前多数基金公司的部署来看,几乎可以保证不亏钱的货币基金是进入电商平台的首选,其他能够带来绝对收益的产品,如理财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也有望进入网民视野。

  此外,基金产品在电商平台还面临着更多投资以外的问题,如网络安全、流量管理、后台支持等,这些需要基金公司在IT部门投入更多资源,这显然不是基金公司最擅长的事情。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潮中,基金公司展开如火如荼的电商争夺战,是一件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大事。但归根结底,公募基金是一个以资产管理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行业,与其蜂拥而入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不如静观其变做好自己的擅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