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页 > 基金 > 正文

闻群:跟随基金经理脚步优选风格契合基金

2013-09-09 12:54:37易天富基金网

   □民生证券 闻群

   毫无疑问,基金中报公布的基金资产、组合、申赎、财务等各项数据是进行基金研究和投资的重要参考,但使用时也必须要把60天的披露时滞考虑进去。但是中报中也不乏高时效性内容,那就是基金经理看市场这块内容,其能体现中报披露时点上基金经理们对市场的看法。从历次梳理、检验结果来看,基金经理对市场涨跌、优势行业等各方面的判断是具有比较好的前瞻性的。因此,汇总的基金经理看市场内容是一份兼具时效性和参考质量的材料。基于基金产品结构从以偏股型为绝对主导慢慢向多元化平衡发展,本次我们不仅梳理了主动偏股型基金经理对市场的看法,还增加梳理了债券型基金经理、QDII基金经理对市场的看法。一方面,基金经理看市可以作为基金选择的重要参考,基金投资者可以结合自己对市场的判断优选风格契合的基金产品。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股票、债券、海外市场投资者看市场风向和进行投资的同业参考。

   主动偏股型基金方面,首先按照最近一年、最近三年各占50%的权重进行基金业绩的加权计算,以此筛选出排名前300名的基金作为统计样本。针对当前市场状况,在对后期市场走势发表看法的262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多数基金经理长期市场走势仍然持有中性偏悲观的态度,且高达65.28%的基金经理判断后期市场走势将继续维持震荡格局。根据基金中报中基金经理的观点来看,支撑后期市场的正面因素主要有前期跌幅较深、通胀压力缓解、估值优势;而影响后期市场走势的负面因素则主要是经济增长不确定、流动性收紧、货币政策紧缩。具体来看,持乐观态度的基金经理认为,在经历了前期流动性恐慌大幅调整之后,短期市场有望企稳。预计经济将持续低景气运行,通胀压力较小。目前来看,市场整体估值上具有一定安全边际,长期来看投资的风险并不大。持悲观态度的基金经理认为,本届政府对经济增速下降的容忍度明显加强,经济大幅好转的可能性不大。宏观经济疲弱,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较低,股票市场缺乏整体性的乐观预期和趋势性的机会。考虑到上半年持续出台的监管政策,以及国际资金流动导致的流动性收紧,市场流动性最好的时期已经结束。当前货币政策取向也比较明确,即“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整体看货币政策仍偏紧。在这种货币政策取向下,清理影子银行收紧货币将是今后比较长时期内一个趋势。在看好的投资方向方面,基金经理最看好的投资主题是高成长性、消费服务类、符合市场转型的新兴产业等投资主题。基金经理最看好的行业主要是:一是增长确定性强的优质成长股,如医药、传媒、软件及服务等;二是当前估值相对便宜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的蓝筹股,如金融、房地产、家用电器等;三是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小的防御板块,如消费。

   债券型基金方面,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继续稳步复苏,国内经济复苏步伐停滞,经济增速在较低水平缓慢回落。国内货币政策中性,一季度较为宽松,二季度偏紧。2013年中报共有129只债券基金对短期市场发表观点,其中76.74%的基金认为后市将震荡向上,13.18%的基金认为下半年债基业绩上行,10.08%的基金态度较为悲观。持震荡向上态度的基金认为,债券市场下半年仍然面临资金价格上行和经济下行的交织,同时中国经济仍将延续弱复苏趋势,通胀压力暂无,基本面仍有利于债券市场;持下半年债基业绩上行的基金认为,随着短期融资利率的企稳,债券市场将逐步企稳。同时广义流动性也已开始明显收缩,预计货币政策操作难以再次偏紧,并可期待政策的放松;较为悲观的基金则认为,短期货币政策稳中趋紧,金融机构普遍降杠杆,债券短期供大于求。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通胀压力回落的背景下,市场流动性直接影响着调控政策的操作空间,对未来资金面走势判断的分歧成为债券基金判断后期市场走势的主要差别所在。

   QDII基金方面,56只QDII基金对中长期市场的走势也同样发表了观点,其中有接近45%的基金对后市持乐观态度,30%的基金对下半年的形势持谨慎态度,而25%的基金经理持中性态度。持乐观态度的基金主要以美国市场和能源为投资标的,大部分基金经理认为美国经济将会持续复苏,经济基本面将会继续向好,从而带动一系列包括个人消费和对能源等产品的需求,同时多数认为QE退出的实际影响将会弱于市场预期。而持谨慎和中性态度的投资者主要以新兴市场,大宗商品类资产为主要投资目标;这一类基金经理对美联储量化宽松的退出,以及新兴市场增速放缓视为主要的两大负面因素,认为这两大不确定因素将会对市场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有较大的冲击。

   2013年中报中21.74%的基金经理下半年重点看好可选消费品,另各有13.04%的基金经理看好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在看好可选消费品的基金经理中,大部分都认为美国经济逐季走强的概率较大,主要推动力来自企业资本品支出的回补,楼市回暖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劳动力市场稳步回升带来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增加将会对可选消费品,信息技术,医疗和科技等一系列行业带来强劲的业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