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页 > 每日投资策略 > 正文

开盘必读:全球风声鹤唳 除了谨慎还是谨慎

2015-08-25 09:07:53易天富基金研究中心

  1.据新华社消息,作为落实新预算法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重要举措,中国国务院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提请审议批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标志着中国依法启动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限额管理。楼继伟透露,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后,国务院将在批准的限额内,核定各地债务限额。地方政府在国务院批准的限额内提出本地区债务限额,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在批准的限额内举借和偿还债务。

  点评:中国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限额管理,是财政管制加强的举措,这落实了本届中国政府对控制地方债务规模的一贯政策。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资产价格面临缩水压力时,地方债务一方面被拉长久期和降低利率,一方面规模控制进一步加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2.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发文称,在世界经济调整分化和国内发展“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今年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困难也更大,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协调配合,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理念和方式,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活力动力继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点评:发改委这篇文章即阐述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也有意引导社会预期对中国经济前景看好。客观地看这篇文章,其指出的需求低迷、宽松政策传导不畅等确实是现在中国经济的痛点所在。在如今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国自身有很大的背负,要克服这些经济困难任重道远。因此,虽然政府有意引导社会预期不要悲观,但也绝不能轻易乐观。

  3.全景网报道,A股市场周一出现大幅调整,沪指创出逾8年最大日跌幅,但沪港通却呈现资金净流入。数据显示,沪股通净流入82.62亿元,仅次于开通首日,为历史次高,港股通净流出1.18亿元。

  点评:沪港通全天呈现大幅的资金净流入,可能是短期交易资金抄底所为,鉴于历史经验和资金应对整个市场的规模,以及现在全球和中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客观现实,这种资金净流入的情况很可能只是个噪音。

  4.台湾中华时报报道,因对台股大跌,马英九昨天上午已致电“行政院长”毛治国,毛治国随后召集紧急会议会商,要求“行政院副院长”张善政掌握情形随时因应,不排除在必要时启动国安基金救市机制。

  点评:台湾应对股市暴跌做出了救市准备,韩国也有相应的准备举措出现,如果现在全球金融环境继续恶化,不排除会有其他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加入救市行动。目前全球金融市场正介于恐慌和金融危机之间,会否引发真正危机要看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负债表和流动性是否出现被冲击后的崩溃。

  5.宝钢股份披露中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为31.74亿元,同比增长0.65%,每股收益为0.19元。公司同时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下降5-6成。

  点评:宝钢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料大减或许还不是景气度底部,因为汽车销量已经连续数月表现糟糕,经济疲弱对需求的负面影响已经触及到可选消费品上,这会导致中游行业缩减产能利用率,进而向上游行业传导负面影响。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在低位徘徊,即便不进一步下探,需求继续萎缩基本是大概率事件。

  6.美股昨晚继续大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588.47点,报15,871.28点,跌幅为3.58%;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77.66点,报1,893.23点,跌幅为3.9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79.79点,报4,526.25点,跌幅为3.82%。

  点评:昨天白天美国市场股指期货就出现大幅下挫,后因暴跌触发熔断机制。在恐慌和程序化交易影响过后,美国股市一度有所反弹,不过这很难改变全球对权益市场抛弃的现实,而道指数日大跌后偏离均线较远,偶尔出现超跌反弹也是基于技术需求。

  综合评论:

  全球金融市场目前都处在恐慌情绪和金融危机之间,市场避险情绪极升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扭转,在有迹象显示这一连串反馈效应被打破之前,对任何出现的反弹都不能过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