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页 > 易天富基金研究中心 > 正文

金融市场名家视点 朱雀中欧瑞博分歧加大

2016-07-11 14:42:00易天富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鑫

市场回顾:

本周上证指数上涨55.61点,上涨1.90%,报收于2988.09点;创业板本周上涨27.82点,上涨1.26%,报收于2239.00点。整体来看,本周市场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上证指数表现强于创业板,上证指数在3020点处遇到阻力后维持高位震荡,周五尾盘出现跳水失守3000点。

本周上证成交量较前一周继续放大,而创业板的成交量有小幅减少。从盘面来看,本周军工、酿酒和有色板块表现强势,前期的热点板块半导体、锂电池和稀土永磁板块经过长期盘整后本周也有所反弹。

大类资产及宏观经济:

海通证券姜超对美国六月非农就业数据进行了解读。美国6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28.7万人,创8个月新高,远超市场预期的18万。尽管六月非农数据超预期,但主要来自于罢工因素的消除和服务业回升,美国整体就业形势依然难言乐观,因此姜超判断美联储今年加息概率依然很低。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叠加英国脱欧后市场避险情绪的升温,黄金和国债等避险品种依然是资产保值的避风港。

方正证券任泽平分析了本轮人民币贬值后主要资产的表现极其背后的原因。同样是人民币贬值,2015年8月贬值带来了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而从2016年初开始的新一轮贬值则带来了股债齐升。这两轮贬值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是因为两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背景和金融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此外股债商品齐涨的格局不仅出现在中国而且全世界范围内都相同,很大程度上跟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有关。

股票市场:

朱雀投资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未改,然而很多投资者对三季度的吃饭行情却已经有了较为一致的预期。加上国际市场依然存在风险,如下半年美国总统选举等,可能使全球金融资产再次陷入危机。所以朱雀投资对当前股票市场整体持谨慎态度,认为要更加重视尾部风险,离场休养生息。

与朱雀投资相反,中欧瑞博则看好当前的A股市场。中欧瑞博认为从投资者情绪面上看已经出现不少底部信号了,新的监管层采取的一系列监管举措也为市场进一步塑造了良好的投资文化,A股在前期一系列利空冲击中也没有出现大幅下跌。中欧瑞博认为当前中级别的反弹仍然在进程中,在操作上更加关注长期看好的成长股。

大宗商品:

白石资产对近期处于“小牛市”的大豆、豆粕等农产品进行了分析。白石资产认为在近期我国南方暴雨天气的影响下,我国大豆产量有所下降,全球范围来看,拉尼娜气候也将影响美国、南美洲大豆的生长。此外,猪肉价格的上涨导致养殖户补栏行为的影响也将在下半年显现。所以从供需两端看都支持大豆及豆粕价格的上涨。但目前来看豆粕价格已处于高位,需要警惕调整风险。

经济学家视点

海通证券姜超:非农虽超预期,加息概率仍低

关键词:就业整体疲弱,加息概率低,黄金国债保值

第一、6月非农虽超预期,难掩就业整体疲弱。

美国6月新增非农就业28.7万人,创8个月新高,远超市场预期的18万,但“靓丽”的数据依然难以掩饰美国就业市场的整体疲弱。首先,从总量走势来看,美国新增非农就业整体是在减少的,三个月移动平均值从去年12月28.2万的高点一路下滑至当前的不足15万,5月非农数据也从3.8万被下调至1.1万。其次,从结构上来看,根据劳工部对家庭的调查结果,6月新增非农就业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就占了25.9万,占比90%,25-54岁之间人口仅2.8万。而事实上,老年就业增加、中青年就业减少的这一趋势从08年金融危机时就已开始。所以近期美国就业整体依然疲弱,就业数据公布后黄金一度暴跌1.8%,但最终依然收涨,美元指数也反应平平。

第二、6月非农大增主因是罢工因素消除、服务业回升。

6月新增非农就业主要来自服务业。其中,酒店休闲、教育健康均增加5.9万;信息业因罢工因素消除大增4.4万,但连续两月累计仅增加5000人;专业与商业服务增加3.8万,零售增加近3万,金融业增加1.6万。而商品生产领域仅增加9000人,今年以来已经累计减少4.7万就业,是就业的主要拖累。美国6月失业率从上月的4.7%升至4.9%,但与此同时劳动力参与率也从62.6%回升至62.7%,说明部分人口加入劳动力大军推升了失业率。

第三、年内加息概率仍低。

美联储年内加息的概率依然较低。首先,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欧以来,美元指数飙升了3.4%,一方面,强势美元冲击美国出口,另一方面,考虑到美国进口价格指数同比已经连续22个月为负,强美元对通胀压制作用更加凸显。其次,英国脱欧后,欧洲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而欧盟又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若欧盟经济恶化,对美国也会构成冲击,所以6月非农强势是否可持续,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再次,美国通胀虽回升,但依然处于低位。5月PCE同比0.93%,CPI同比1%,所以短期内美联储通过加息控制通胀的必要性也不大。

最新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7月加息概率依然为0,9月和11月的加息概率也仅从5%升至11%,12月加息概率仍在30%以下,而且市场对于9月以后的降息预期仍然存在,所以今年内联储加息概率依然较低。

第四、宽松延续避险升温,黄金国债依然保值。

英国脱欧震动全球,或引发连锁反应。英国决定脱欧后,其内部的苏格兰、北爱尔兰可能举行再次公投;欧盟内部问题不断,不稳定性增加,意大利正成为新的风暴眼;而年底的美国大选争议也很大,可能又是一个黑天鹅。所以16年避险情绪注定升温。再加上联储年内大概率按兵不动,全球宽松延续,黄金国债仍是资产保值避风港。

方正证券任泽平:为什么这一轮人民币贬值股债是涨的?

关键词:贬值释放压力,货币宽松预期升温,区间震荡,结构性行情

自5月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走贬,尤其自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事件以来,贬值加速,7月6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走到6.7关口。国内投资者记忆犹新的是,2015年8月和2016年1月人民币两次贬值,均引发了金融市场大幅动荡,A股两次均下跌千点。但是,这次人民币贬值,股债是涨的。这是为什么?未来人民币汇率趋势如何?对金融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

人民币贬值是正常的市场化的释放压力,而非竞争性贬值。2014年5月-2015年5月,受美联储退出QE和加息预期影响,美元指数从80大幅走强至100。在此期间,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各主要货币纷纷相对美元贬值,欧元、英镑、日元贬值15%-25%,部分新兴货币甚至贬值超过30%。但是,在此期间,人民币因为种种原因锚定美元被动升值,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这与2014-2015年间中国经济下行和货币宽松周期不相符。在此期间,世界经济弱复苏格局未变,但中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因此,2015年8月11日,借机中间价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开始释放压力。

今年5月以来的这轮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与2015年8月和2016年1月的宏观经济基本面背景和金融环境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2015年8月和2016年1月的两次贬值处在十分不利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下,2015年下半年,受股市异常波动、出口下滑、企业去库存等拖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同时A股处在快速下跌和去杠杆去泡沫关键时期,市场信心比较脆弱,因此前两次贬值对市场信心产生冲击,资本流出压力较大。但是,2016年初以来,受房地产投资触底回升、去库存进入尾声、一季度稳增长政策、信贷大规模投放等带动,经济L型见底,同时A股从快速下跌期步入震荡市,经济金融的稳定性增强,以及资本流出难度加大,因此2016年5月以来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对国内经济金融市场冲击较小,近期股债商品市场齐涨跟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有很大关系。

展望未来,预计人民币将继续根据新的中间价规则进行调整,只要国内经济金融基本稳定,汇率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6月30日央行曾公开发表声明“近一段时期,国际外汇市场受英国‘脱欧’影响出现较大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但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仍在按照‘前日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的既有机制正常运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市场预期平稳。”

近期市场出现了股债商品齐涨的格局,不仅是中国国内现象,而且是全球现象,我们怀疑很大程度上跟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有关。国内经济通胀回落为货币政策再度宽松打开了空间,国际上英国脱欧公投后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欧央行和英国央行均表态可能采取进一步货币宽松措施。同时,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美联储议息、英国脱欧公投等风险事件逐一靴子落地有惊无险,人民币汇率释放贬值压力波澜不惊,去产能、兼并重组等供给侧改革边际推动。

近年全球央行已经把货币政策宽松发挥到极致,但经济复苏进程仍然脆弱,而且竟然没有引发货币主义预言的通胀,美欧日仍然在为走出通缩而战。根据货币数量方程MV=PQ,大规模投放的货币并未在全球引发经济Q的复苏,而是通过货币流动速度下降落入流动性陷阱和推升广义价格P的上涨。超发的货币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因而也未引发通胀(狭义价格P),那么钱去哪了?超发的货币被资产价格所吸收,美国房市股市创新高,欧洲日本国债收益率降到0。这一逻辑同样可以解释2014-2015年中国货币超发并未引发通胀,而是引发了股市、债市、房市的大涨。

经济衰退期,货币超发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大类资产价格的轮动。低利率系统性抬升了所有大类资产的估值中枢,货币超发引发资产配置压力和资产荒,流动性泛滥填平所有估值洼地。2014-2015年上半年是股市的大年(我们在2014年8月曾预测“5000点不是梦”),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是房市的大年(我们在2015年中看空股市“海拔已高风大慢走”以后曾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2016年可能是商品的大年(我们在年初力推黄金),都是水牛(我们2014年在市场上首创“改革牛、转型牛、水牛”话语体系)。

我们在前期周报《经济下行,通胀见顶,利好债市》《英国脱欧,经济通胀下行,利好避险资产》推荐黄金、利率债。在本周周报《经济通胀下行,货币再宽松预期升温,短期利好资产价格》提出“随着经济重回下行通道、通胀见顶回落逐步确认,市场对货币政策再宽松预期逐步升温,这对债市、商品、黄金乃至股市均短期有利。”

站在中期的维度观察,近半年不仅经济L型,A股也呈区间震荡的L型走势,可能的原因是分母(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变化不大估值体系重回分子基本面,以及国家队维稳。因此,与2014-2015年赚大趋势大波动的钱不同,2016年市场在L型区间震荡格局里,结构性机会此起彼伏、不断切换,这要求投资者加强产业和微观研究。未来A股有没有可能走出L型的区间震荡?向上突破的催化剂来自货币超预期宽松、关键点位卖压不大等,未来向下破位的催化剂来自信用债务风险发酵、地缘政治、改革低于预期等。

私募名家视点–股票市场

朱雀投资:休养生息,躁定后动

关键词:经济下行趋势不改,尾部风险,离场休养生息

上证和创业板指数六月均以阳线报收,但全月涨幅均不及各自5月的最后一天。观察A股历史,除去有较大外力影响的2005年和2015年,年中时市场一般会延续前期的趋势,而转折点多发生在3、4季度之交,应与临近岁末市场聚焦来年的变化有关。

与市场预期不同,英国“脱欧”对市场的影响远大于美联储议息,“去全球化”迈出了实质的第一步。黄金的持续上涨也预示着其它尾部风险:美国大选决战是否还有黑天鹅事件?继奥兰多、多伦多和伊斯坦布尔机场之后,恐怖袭击是否会进一步升级和蔓延?按照犹太教的说法,世界会因为它的所行而受审判,如果政治家们的博弈进一步升级、资金不断加剧套利,未来不能排除引发比08年金融危机更大的灾难。因此,起源于犹太教的安息日也适用于政客们和投资者,大家需要安静下来思考,让各经济体和金融市场休养生息,人类和整个世界才能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经久动力。

经济下探势头未减,谨慎看待吃饭行情

二季度的中国经济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经济向下探底的势头未减。民间投资的持续下滑反映出非国有部门的现实状况和悲观预期,更是金融和地产行业对实体经济长期挤压的结果。仅在5月份,全国就出现69宗以央企、国企为主要买家的 “地王”。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是一个“转型再平衡”的过程。需求侧的低成本出口、大规模开发建设、排浪式消费等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此外如果“供给侧去产能”到位,那么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也都将见底和回升。经济经过多年下行,目前各界与其期待尽快触底,不如思考进入中速增长平台后如何进行质量追赶。未来有待于在“供给侧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创新消费和服务业,以及开放特定领域来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此外,A股数月间的窄幅波动也意味着方向选择临近,看好三季度吃饭行情的资金已经用仓位表明了态度。综上,并结合朱雀自下而上的价值评判体系等,我们对三季度转向谨慎并严密防范可能形成的空头陷阱。

通胀压力开始缓解,金融监管严控风险

近期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开始缓解,当前“M2相对稳定而M1增速大幅上升也是典型的企业去杠杆特征,反映企业为了应对债务收缩而持续增加流动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政府部门是本轮信用扩张的主体、平衡增长和转型的关键。同时需要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开辟多种股本融资渠道。

周小川行长在IMF年度央行行长系列讲座上,主要介绍了中国央行多目标货币政策框架的背景和选择理由,“中国央行采取的多目标制,既包含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等四大目标,也包含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这两个动态目标”。周行长在问答环节还表示,下一步人民币汇率政策更加灵活,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资金流动将更加自由。

在金融统一监管之下明确“8条底线”,金融市场进一步去杠杆紧信用,意味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投资资金风险偏好进一步降低。降低金融机构杠杆和严厉打击“庞氏”P2P同时进行,将控制金融风险,同时增加银行理财需求。而银行的风险偏好难以大幅度提高并且非标资产有限,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无风险利率的水平将加速收窄,从而促使社会资金尽快从空转和套利转向实体经济。还将进一步加强信用分化趋势,评级利差将继续走阔。

全球金融资产危机加大,坚定改革科技强国

美联储6月会议全票通过维持基准利率不变,耶伦明确“英国退欧公投会影响加息节奏”。从金融市场的表现看,“脱欧”结果远远超出了各路精英们的预期。下半年如果保守派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去全球化”会否进入第二步?如果导致美中关系陷入紧张,全球金融资产将面临更深远的危机。6月,在普京对华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俄共同发布了四项联合声明,被认为是中俄“结伴不结盟”关系向前推进的重要一步。值得担心的是,民众的非理性难以预测,未来尾部风险依然存在。

道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原理是:决定大国兴衰的根本原因是大国的政治领导力,其本质是一国政府为适应不断变动的国际国内战略环境而进行改革的方向、决心与能力。与个别发达国家政客的不担当言行相比较,中共坚定从严治党,政治局在建党95周年之际,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央巡视组表示:发改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够有力;国资委推进国企改革进度较缓;国家能源局行政审批改革不力,以权谋私问题严重等等。这意味着改革开始倒逼,不仅要说,关键要做出实事。同时,科技大会把科技强国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来自实业的民营企业家。信息时代,人心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重要,全社会拭目以待!

警惕尾部风险,休养生息以待机会

正如符合预期的基本面和货币和汇率政策不再是影响市场变化的主要矛盾,进入“观察期”的改革因素也会在一段时间被淡化,脱欧短期风险释放后,需要警惕国际和国内中期的尾部风险。吃饭行情预期充分的同时,与其继续博弈不如离场休养生息。未来市场重点将更多转向盈利改善而不是估值提升,同时在通缩的环境下,未来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也会被资金追逐。

此外,新三板创新层是A股市场化的方向,一是没有所谓的壳溢价,二是处罚力度大,治理结构折溢价显著,三是投资者结构上也有质的不同。但是对做市商的过度管制造成供求关系失衡,流动性严重缺失,未来新三板创新层如果没有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的举措,市场做多力量严重缺失将导致其进入深度价值,成长性溢价将取代流动性溢价。如果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目标坚定的话,也将给有准备的投资者带来长期机遇。

中欧瑞博:A股已经推倒重来,为何多数人在机会面前总是很悲观?

关键词:底部信号出现,投资文化好转,成长股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016年已经走过了一半了,距离去年股灾爆发也满周年了。近期大小媒体刊发不少纪念股灾周年、盘点投资者各种伤口以及悲惨状况的文章,朋友圈中也罕见有人转发讨论股市的文章了,无论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的发行规模均落入冰点,机构投资者配置基金言必及量化对冲,这些与一年前基金发行天量秒杀、股神满天飞的情景恍若隔世……毫无疑问,市场的底部信号已经比之前更多了,但是为何投资者还是很悲观?或许悲观本来就应该属于这一阶段所特有的吧!多年A股投资经验告诉我们,多数人恰恰是在风险最大的区间很乐观!

虽然上半年上证综指录得17%的下跌,但是我们分月看,下跌完全是由1月份贡献的,整个一月份跌幅达到22.65%,之后的5个月虽然大家非常谨慎小心,但是市场在大家的犹豫怀疑中盘升缓慢逐渐收复失地。这几个月的表现符合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说的:“不允许资本市场出现井喷与断崖式的变化”要求。

A股市场的规范监管与制度建设已经推倒重来了,充满正能量的新的投资文化正在形成中。股灾过后,包括一正两副的证监会领导班子得到了大换血,我们注意到新主席到位后,虽然惜言如金,但是从这几个月证监会面对市场一些不良苗头,及时高效有针对性出台政策新规(中概股回归、私募挂牌新三板、并购重组新规等等),对于这些新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很接地气,既把坏孩子挡在了门外,同时门还是开着的,好孩子能过得去,非常值得点赞。另一方面,对于内幕交易、各类操纵市场违规行为的调查及时,证监会的处罚毫不手软。针对过往IPO存在的造假行为,最近对两家券商进行了立案调查,并且对有关涉嫌造假上市的公司启动退市程序,涉及到的券商很有可能因此案会有不小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更是难以评估。上市公司的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通过对涉案券商的重罚,在业内引以为戒,大家经常拿来吓人的所谓700家公司排队在会里等待IPO的堰塞湖,我估计券商自查撤回三分之一,发审委把关否掉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过会上市。困扰市场多年的顽疾有可能不出一年就被新班子从容化解了,同时把住了上市公司的质量关,重塑了券商的保荐文化,此举既解燃眉之急又是长治久安之策。这几个月证监会的气象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人对了,一切都对了!”。于此同时,我们看到二级市场的投资文化也悄然变化,虽然主题投资仍然存在,但是那些基本面扎实的价值型公司的股价逐渐走强,讲故事忽悠式重组和市值管理开始不受待见。坚持下去,相信充满正能量的好人有好报的投资文化一定会逐渐被市场越来越多的参与主体认同。

眼下国际上不少人士,担心中国经济下滑甚至崩溃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中国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过高,银行的坏账压力较大。的确从数据来看确实与发达国家企业负债率接近,并且由于我们不少国有企业处于上游采掘与重工业,连续四年的PPI下行,对这些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在险债务”的指标ICR(利息覆盖倍数,即企业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与当年应付利息的比重,数据来自IMF今年4月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来测算,国内商业银行52.6万亿对企业的贷款中,在险贷款比重为15.5%,确实压力不小。今年三四月份间,我们对当时企业债券市场因为接连的违约导致新的企业债发行遇冷也是非常关注和些许担心,所幸有关部门及时注意到风险苗头采取措施控制住风险蔓延。同时我们注意到供给侧改革的积极效果开始逐渐体现出来,以煤炭行业为例,发改委下发煤炭行业严格执行276工作日的通知后,煤炭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很快得到改善,港口煤炭库存量回落明显,煤炭价格也从年初的低位上涨了超过30%,5月份煤炭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正增长。我们相信,按这样的态势,煤炭企业去年不达标的ICR指标,今年一定是没有问题了。类推其他资源型企业也有类似的情形,债务问题自然就朝着好的方向演变了。并且,中国债务问题与美国最大的一点不同还在于,债权人与债务人,往上溯源到最后都同属于一个“老板”,因此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误判与政策上失误,短期内自我引爆炸弹的概率还是较低的。

外部环境:英国脱欧、石油触底、美国加息、新兴市场违约……不确定性虽在,需要保持密切关注,但无需惊恐过度反应过激。好比四川发生了地震,身处在湖北的朋友稍有震感,如果反应过激有晃动就赶紧从楼上往下跳,事后一定会挺后悔的。决定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因素还是我们的内因,外部因素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必过于放大。

市场情况:最近A股市场的走势呈现比较独立的态势,在加入MSCI预期落空、英国脱欧公投两件利空的冲击下,没有出现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在欧美股市出现反弹时也并没有表现得非常兴奋。投资者情绪总体还是呈现犹豫与分歧。对于市场中短期的看法,我们仍然维持上一期报告的观点,中级反弹仍然在过程中,静态看市场呈现出较明显的分化特征,动态一段时期看这一现象,也可称之为轮动。

投资策略:短期内仍然维持之前的策略,在仓位上采取平衡区间内偏进攻的仓位策略,一些长期看好的成长股仍然是我们的持仓重点。那些有估值优势的便宜价值股中,有补涨潜力的品种的阶段性可以增加配置。

中长期看,这是熊牛转换的春天,继续耐心播种优秀成长股。

私募名家视点–大宗商品

白石资产:极端天气来袭农产品价格料继续上涨

关键词:极端天气,饲料板块,产量下降

在南方连续暴雨的袭击下,湖北、安徽等地汛情加剧。业内人士表示,强降雨对湖北、安徽一带种植、养殖业造成较大损失,一方面洪水阻断交通,另一方面疫情风险加大,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在洪灾的助推下,生猪等部分农产品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今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来袭,农产品期货市场天气炒作现象频繁出现。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最新发布报告统计,2016年上半年,农副产品指数经历了两个月的蛰伏期,一涨惊人。其中,表现最抢眼的为饲料板块,粕类产品全线上涨,豆粕、菜籽粕均超20%。昨日,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菜粕、豆粕等部分品种开始回调。业内人士预计,尽管短期农产品价格存在回调可能,但接下来上涨仍然是主旋律。

农产品的“小牛市”已然出现,但天气灾害仍然肆虐。据相关机构统计,截至7月3日统计,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1192个县遭到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942千公顷,直接损失约506亿元。

据国内知名农产品数据商芝华数据最新调研显示,此番降雨来势凶猛,湖北、安徽省多处爆发洪灾,多家猪场被淹,大多鱼塘被冲,养殖户损失难以估量。湖北、安徽一些养殖户反映,由于暴雨来势凶猛,猪场进水严重,小仔猪抵抗力低下,遇水就溺亡。

“由于运输受阻,目前湖北、安徽受灾区的肥猪由产区外运受限,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市场上肥猪的供应可能不足。灾后生猪集中出栏,而且出栏肥猪体重偏大较重,猪的质量参差不齐。”芝华数据研究员姚桂玲表示,被洪水冲泡的肥猪很容易发病甚至死亡,加之目前空气潮湿、温度适宜,病菌依靠水源和空气容易存活,极易造成疫病传染和传播,此次洪灾将利空短期猪价,利好中长期猪价。

据其介绍,在湖北黄冈、浠水两地,这次洪灾对去往黄石、武汉的路面交通冲毁很严重。靠近湖和河流的养殖场户,有70-80%都被淹或者被冲,距离河湖远一点的有30%被淹,大部分养殖户选择在端午前后出栏了肥猪,目前猪舍没有适重猪出栏,大部分到7月底和8月份出栏,受交通损毁和收购淡季影响,目前收猪的少。

近期,受天气因素影响,国内农产品市场投资热度升温,价格也快速上涨,特别是豆粕、菜粕。英大期货研究员王献军表示,目前影响豆粕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猪的存栏量,二是对美豆及南美大豆的产量预期。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4月生猪存栏量环比增加0.6%,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0.3%。然而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并突破20元/公斤,导致养殖户积极补栏行为带来的影响也将在下半年有所呈现。

业内人士表示,受近日南方强降雨天气的影响,我国的大豆产量势必也会有所下降。据相关数据表明,截至7月1日,国内港口的大豆库存为650.534万吨,这将会导致我国在下半年对大豆的需求将依赖于国外进口,这势必会加大大豆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实际上,不止在国内,全球市场对拉尼娜气候的影响预期持续升温,根据美国气候预测中心预测(CPC),拉尼娜天气对美国、南美洲的大豆生长将带来不利影响,大豆减产已是必然。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豆粕价格已处于历史高位,需要警惕快速上涨带来的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