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页 > 政经 > 正文

伟达:中国的亚太战略检讨

2016-07-22 07:23:32

从2015开始,各方舆论就普遍认为,中国在亚太地区正遭遇来自“两海三地”的重大挑战。两海是东海和南中国海,三地是朝鲜半岛、台湾以及香港。如果说一年多前的总体形势还有些扑朔迷离,现在已基本呈现出新格局轮廓。朝鲜半岛:平壤依旧穷兵黩武,肇事不断,中国对之束手无策;韩国和美国新近决定部署“萨德”先进反导弹系统,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也没什么作用;台湾:民进党和蔡英文全面上台执政,国民党大选遭遇惨败,两岸官方的原有沟通机制,目前据说已基本中断;香港:特首选举法争议与“占中事件”一波未平,又出来个“售书商神秘失踪案”,一国两制的开创性实践面临严重挫折。

在东海,中国与日本就钓鱼岛主权问题持续争议,但日本实际控制该岛及其海域的大局基本没变;在南中国海,中国前一段大规模填海造岛,但目前该进程遭遇美国的强力阻击;国际仲裁庭刚就菲律宾的诉讼案做出仲裁,中国虽然对仲裁结果断然拒绝,但此案毕竟首次从法理上向中国在该海域的“九段线”主张发起正式挑战,并依据地理大陆架概念,指称中国南沙群岛海域并不构成法理上的主权经济区,还警告生态环境遭破坏。

目前中国在亚太地区遭遇如此严峻的困难挑战,原因固然包括区域自然资源争夺升级,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该地区的历史沿革错综复杂等因素,但中国对外思想愈发背离邓小平时期的“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原则,缺乏务实机动大战略与魄力,具体操作僵化迂腐,乱无章法,按下葫芦起了瓢,更是造成目前战略被动的根本原因。

邓小平时期曾达到中国外交的全盛状态,中美建交、中苏缓和、惩戒越南、取消无偿外援、香港一国两制、台海两岸和平、经贸思维取代意识形态、务实外交取代僵化刻板、韬光养晦又有所作为。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源泉,就在于他敢于实事求是,青年时曾亲眼体会和观察世界,老年时又能看懂和把握世界机遇和中国需要,而不是把自己拘泥在某种迂腐过时的成见和包袱之中。

有了开放全面的思维,做事情才能海阔天空,纵横捭阖,形成真正的大手笔,否则就只能墨守成规,坐以待毙。譬如目前的朝鲜问题,无论是中国消极谨慎等待,或者看着美国和韩国动手,最后结果都只能是被动。最有效的解决,就是不惜一切手段,促成朝鲜现政权向改革开放转变,及和平发展的国策取向。如果朝鲜现领导人顽固不化,中国要敢于强制;如果朝鲜和平取向需要防务安全保障,中国要敢于承担。也许这样听上去都不太像中国的做派,但时代和形势确实呼唤这样的视野、果敢和创新。

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中国应就国际仲裁庭的裁决完全忽视历史沿革因素的这一片面和缺陷大作文章。既然这个仲裁案的核心问题事关法理,中国就必须敢于在法理问题上展开积极详尽理性的论辩。这就好像是说福克兰群岛远在南大西洋,却怎么成了英国的地方呢?必须把握两个关键点:首先是历史沿革,再者是实际控制。另外,目前的仲裁案法理基本完全依据1982年后才开始实施的现代国际海洋法,于是作为抗议,中国可以考虑暂时退出国际海洋法组织,从而在逻辑上可以不受其任何裁决的约束。

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也是持久战,中国必须保持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对台湾和香港,自家窝里斗的没意思事情少干,专制滥权,无视法治的事情不能干,那样不仅断送了台湾和香港,大陆方面也将自毁长城。内圣尚无方,还何以外王?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