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

首页 > 每日投资策略 > 正文

独家策略:大盘将震荡蓄势以选择方向性突破

2016-08-05 17:30:29易天富基金研究中心

股市投资策略:中国股市今天收跌。沪深股指盘中窄幅振荡,收盘前一小时转跌但跌幅不大。两市成交依旧维持较低水平,昨日的盘面热点今天并未继续活跃。

前三个交易日的反弹属于技术性反弹,呈现出最早因避险情绪上升而产生的高息股活跃,之后国企改革成为热点,以及中小市值盘中跟涨的特征。热点切换轮动后在今天没有持续,成交量维持较低水平,说明防御性配置完成后,进攻性品种没有受到资金的持续青睐,资金逢低介入意愿不强。

市场内部无意打破现在的弱势振荡态势,中国股市只能继续维持这种无聊且尴尬的局面。宏观面本来就平淡无奇,加之针对市场交易的监管收紧,想要轻易获得相对和绝对收益都难度较大。长此以往,市场人气可能进一步衰减。

现在可能还行之有效的策略无非就是配高息股打新、国企央企改革以及自下而上挑选真实成长股。高息打新策略是最保守也是最被动的;国企央企改革实质上还是主题博弈,只不过是冲着国企央企并购增发受限较少的制度套利,实质性利益不见得有;真实成长股筛选则要精益求精,尤其是在现在估值并不低的情况下。

何谓“恢复股市融资功能”?

无论是权威人士还是相关人士,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政府报告,“恢复股市融资功能”这句话在这一年里屡屡听到提及。可股市IPO和增发融资今年并没有停止过,何来恢复一说?其中自有深意。

要说“恢复股市融资功能”,首先要谈“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句话。这句话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被政府反复提及。中国股市2014年起步的大牛市,其重要催化剂之一就是中国股市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被各方理解为大大提高。因为中国拟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就必然会被倚重,所以当年IPO重启时,不少市场人士就预期到一轮牛市不久将到来。

中国股市在政府眼中,可能从来都被当做是一种融资手段和工具存在,毕竟中国股市诞生之初就被认为是为了帮国企输血脱困,时至今日都摆脱不了这个“原罪”。然而,在2014年到2015年波澜壮阔的暴涨暴跌中,极端的金融自由化和管制放松令中国股市沦为了资本套利的场所和工具,通过IPO和增发融到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未能如政府所愿进入实体经济。

可能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在2015年11月最近一次IPO重启至今,尽管IPO和增发等融资功能一直进行着,但中国政府和各方都在反复提及要“恢复股市融资功能”,或者说是要“恢复真正的股市融资功能”。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证券监管层加强了对IPO、再融资项目的自查、审查,更严格了借壳和并购重组增发的行政管制。

很明显,中国政府和证券监管当局希望中国股市成为疲弱的中国经济的输血工具,而不是成为某些机构和个人的提款机。社会资金通过中国股市必须要“脱虚向实”,而不像在过去两年里那样“脱实向虚”。

于情于理,中国股市为实体经济输血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但从金融极端自由化到过度管制,这种180°转变是超出情理的。如果中国股市被“看得见的手”揉捏成一个只能小涨小跌,不允许正常的投机交易,一切市场稳定都只以融资功能为重,那么中国股市可能陷入长期的低迷,这并不利于正常融资功能的长期稳定。

中国股市没有正常的退出机制,为了保证IPO而定制的畸形IPO制度,以及某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因为行政原因不存在破产风险,使得中国股市的参与者往往注重收益而忽视风险,因为市场机制的失灵令风险天然只反映在交易上,这也是中国股市估值长期相对高估的原因之一。一直机制失灵的市场本身因为行政和制度问题而存在,再要在这个市场基础上通过行政和制度手段直接纠正问题,往往比在一个市场化的市场难度更大,且综合成本更高。

现在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所有正在推进的监管,名义上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防止资本运作欺诈套利,其作用也确实能达到这些目的,但更深层次的根源是为了让股市成为政府希望输血的企业和领域输血。在这样一个行政色彩浓厚的股市中参与投资交易,除了降低收益预期外,还是得时刻注意“政治正确”,当然对风险意识的加强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化也是必须的。

一周回顾与展望:中国股市沪综指本周整体维持横向窄幅震荡,量能明显萎缩。技术面显示,大盘下行至2940点附近发挥支撑作用,但反弹接近3000点则买气乏力,股指短线涨跌空间均有限,有待继续震荡蓄势以选择方向性突破。

中线看,下档10、20周均线有效支撑大盘,调整结束后沪指仍有机会上试3050点上方大箱顶位置的机会。

以下为对中国股市上证综指本周走势的技术分析:

短期走势: 沪综指本周下探2940点附近后获得支撑回升,随后窄幅横向震荡,逐步回收5日及10日均线,成交量能整体萎缩,涨跌动力均不足,短线料股指继续小幅震荡修复短期均线系统,并再度反弹回试3000点整数关口。

图表显示,连接4月及7月大盘高点形成的压力线位于3000-3050点区间,短期仍然对大盘形成压制,有效突破必须伴随成交量的明显放大;而2月底和5月低点连线在2900点附近构成支撑,短期内大盘不会下破该位。大盘将在窄幅区间内持续震荡,酝酿最终方向性突破。

较长期走势: 沪综指本周收近似十字星,10周及20周均线具备技术支撑,连续三周调整后大盘有逐步企稳迹象,但反弹缺乏量能配合导致力度有限,料周均线系统将继续发挥支撑作用,多头在完成蓄势后有望卷土重来,再度推升大盘上攻3000点上方。

8月基金投资策略请见易天富月评:《易天富月评:存量资金博弈 配置成长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