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资管鸿越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B

(013805)公募债券型
1.1081 0.02%+0.0002
单位净值 [2024-06-14]
1.1218
累计净值 [2024-06-14]
       
净值估算 [2024-06-14   ]
  • 最近一月:0.21%
  • 最近一季:0.76%
  • 最近半年:1.73%
  • 今年以来:1.44%
  • 最近一年:3.28%
  • 最近两年:7.32%
  • 最近三年:---
  • 成立以来:10.79%
  • 成立日期:2021-11-22
  • 基金经理:---
  • 产品类型:契约型开放式
  • 最新份额:1.46亿
  • 申购状态:可以申购
  • 最新规模:29.14亿元
  • 投资风格:
  • 管理公司:财通资管
基本信息
基金简称 财通资管鸿越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B 基金全称 财通资管鸿越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代码 013805 成立日期 2021-11-22
基金总份额(亿份) 1.46亿(2023-12-31) 基金规模(亿元) 29.14亿(2023-12-31)
基金管理人 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 -- 运作方式 契约型开放式
基金类型 债券型 二级分类 --
最低参与金额(元) -- 最低赎回份额(份) --
基金比较基准 --
投资目标 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把握市场机会,追求基金资产的稳健增值。
投资风格 --
投资范围 本基金的投资范围为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债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次级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政府支持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等)、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包括协议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及其他银行存款)、同业存单、国债期货、货币市场工具以及经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本基金不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或增发新股,也不直接从二级市场上买入股票,但可持有因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转股所形成的股票。因上述原因持有的股票,本基金应在其可交易之日起的10个交易日内卖出。 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充分发挥基金管理人的投研能力,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基金的大类资产进行动态配置,综合久期管理、收益率曲线配置等策略对个券进行精选,力争在严格控制基金风险的基础上,获取长期稳定超额收益。 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将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在充分研究基本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微观市场主体的基础上,对市场基本利率和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投资品种收益率水平变化进行评估,并结合波动性以及流动性状况分析,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投资品种选择投资策略,以此做出最佳的资产配置及风险控制。 固定收益类投资策略 (1)普通债券投资策略 1)久期控制:根据对宏观经济发展状况、金融市场运行特点等因素的分析确定组合的整体久期,有效的控制整体资产风险。 2)期限结构配置:在确定组合久期后,基金管理人将针对收益率曲线形态特征确定合理的组合期限结构,通过采用子弹策略、杠铃策略、梯子策略等,对组合的期限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以有效提高投资组合的总投资收益。 3)市场比较:不同债券子市场的运行规律不同,本基金在充分研究不同债券子市场风险-收益特征、流动性特性的基础上构建调整组合(包括跨市场套利操作),以提高投资收益。 4)相对价值判断:本基金将在相近的债券品种之间选取价值相对低估的债券品种进行投资。 5)信用风险评估:本基金将根据发债主体的经营状况与现金流等情况对其信用风险进行评定与估测,以此作为品种选择的基本依据。 (2)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 可转换债券兼具股票资产与债券资产的特点,具有抵御下行风险、分享股价上涨收益的优势。本基金着重对可转换债券对应的基础股票进行分析与研究,重点关注盈利能力或成长前景较好的上市公司的转债,确定不同市场环境下可转换债券股性和债性的相对价值,同时考虑到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款、安全边际、流动性等特征,选择合适的投资品种,分享正股上涨带来的收益。 (3)可交换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积极把握新上市可交换债券的申购收益、二级市场的波段机会以及偏股型和平衡型可交换债的战略结构性投资机遇,适度把握可交换债券回售、赎回、修正相关条款博弈变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及套利机会,选择最具吸引力标的进行配置。 (4)息差策略 息差策略是指通过正回购融资并买入债券的操作,获取债券全价变动和融资成本之间的利差收益。只要回购资金成本低于债券收益率,就可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组合收益的目标。 本基金将在市场资金面和债券市场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券分析和组合风险管理结果,积极参与债券回购交易,放大债券资产投资比例,适当追求债券资产的超额收益。